湖南低空改革经验

“麟辉,这个‘五一’小长假我们湖南通航飞行‘井喷’了,5天时间共飞行434架次、68小时4分,环比分别增长200%和123.3%,同比分别增长285.5%和291.1%。咱们低空改革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了!”在电话那头,湖南省通航服务中心长沙飞行服务站的老同事给刘麟辉打电话报喜讯。


让刘麟辉开心的不仅于此。“现在不仅是湖南本省的通航企业,很多外省的通航飞机研发制造企业造好了飞机也想到湖南试飞验证。原因无他,就因为在湖南‘飞得起来’!”刘麟辉笑着说。

如今,湖南低空改革创造了十项全国第一:第一部省级低空空域划设方案,第一份军地民三方联合发布的低空空域协同运行办法,第一个可服务全省的A类飞行服务站,第一个覆盖全省的低空监视网,第一份覆盖全省的目视航图……

如何理解这些成绩,还得从2020年说起。2020年9月,湖南获批准成为全国首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湖南省政府专门组建了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工作专班。作为湖南省机场管理集团派出参与专班的人员,刘麟辉一开始只知道自己参与到了一项极其重大且艰巨的改革试点任务中,并不知道接下来的两年这项改革试点任务将遇到多少困难与挑战。

两年来,“这件事难度很大”是刘麟辉在湖南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工作专班工作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自国家出台《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以来,我国先后在四川、海南等地实施了局部范围内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而湖南是第一个在省内全域开展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的省份。“可以说,从来没有这么深层次的改革,没有经验和模板可借鉴。说白了,想抄作业也没地儿抄去。”说起两年前的情景,刘麟辉摇了摇头,“尤其是第一年,基本上没有重大突破,心里可真没底。”

通航人都明白,低空空域开放是通航“飞起来”的第一步,空域分类划设则是空域开放的强心剂。“当时,省里提出要求,要制订全国第一部省级低空空域划设方案,让通航飞机‘飞得起来’。飞机飞不起来,改革就无从谈起。这是低空空域改革的第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国家没有相应的划设标准,其他省份也没有参考经验,实施低空空域分类划设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刘麟辉只记得那段时间开了许多似乎永远也开不完的会,反复修改的方案文本堆起来比人还高。

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空管专业出身的刘麟辉白天开会,晚上看书、阅读规章标准。“以往的低空空域是固定的,在这一片只有一种类型的空域。我们能不能按照民航、军航飞行最低垂直间隔要求,在不同高度层划设不同空域呢?打个比方,把空域垂直间隔概念类比为道路高架桥,军用飞机或者民航客机就好比在高架桥上行驶的汽车,以前在高架桥下方是不能有其他汽车行驶的,但是如果在现有垂直间隔要求的基础上改变间隔距离,确保安全运行,那么高架桥下一定高度内应当能划设一个区域进行通航飞行”。

想到这一点,刘麟辉感觉自己曾经干空管的状态一下子就回来了。循着这条路径,他和专班成员开始了历时一年多的编制工作,终于第七版划设方案得到了军方、民航部门的一致认可——《湖南省低空空域划设方案》正式出台。依据方案,湖南省3000米以下划设管制、监视、报告及灵活转换空域共171个,规划低空目视飞行航线97条,实现省内全域低空空域划设无缝衔接。而在171个空域中,通航用户可常态化使用的监视和报告空域共82个,占47.9%;可与军民航单位分层错时共用的灵活转换空域73个,占42.6%。这些正是刘麟辉每天在办公桌上一笔一画写下的梦想。

解决了低空空域划分难题,刘麟辉又马不停蹄地参与到通用机场建设工作中。作为通用航空发展中重要的基础设施,通用机场建设是通航能否“落下去”的重要基础。2017年,湖南通用机场数量仍为零。2019年,株洲芦淞机场成为全省第一个通用机场。而今年湖南省已建成的通用机场达到12个。今年5月,军方更是集中核准了湖南省55个通用机场场址。从“落于人后”到“名列前茅”,湖南通航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

聊起“湖南速度”,刘麟辉一度也认为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以往经验来看,一个通用机场场址从启动申报到获得军方批复需要3年左右时间,而今年一次性核准55个通用机场场址则像是天方夜谭一般。然而,刘麟辉和专班成员“敢为天下先”的这股子狠劲又一次在通用机场建设方面得到了体现,毕竟他们要建的通航机场多了去了。根据规划,未来,湖南省将在全省建设5000个直升机起降点,力争到2030年,实现“县县有机场,乡乡有直升机起降点”。

正是低空空域分类划设和通用机场建设两项关键改革任务的成功落地,湖南通航人的信心大大增强了。“以前通航企业一直都在观望,因为心里没底,既怕‘上天难’又怕‘落地难’。自从实现了这两个关键改革,现在几乎每周都有一家通航企业过来找我们谈合作,通航业务持续增长”。数据是最好的证明。2021年通用航空全年累计飞行约2.5万小时、8500架次,分别增长89.8%、150%;2022年上半年,全省通航飞行量同比增长267%,在中南地区名列前茅。

业务范围之外,刘麟辉经常与长沙飞行服务站的同事交流低空监视通信方面的问题。“咱们干通航的人都是一条心”。在刘麟辉看来,低空空域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飞得起来、落得下去”还不够,还必须“飞得安全、飞得顺畅、飞得便捷”。如今,湖南建成了“一张网”,通过综合运用“北斗+ADS-B+5G”三模技术,建设了53个地面监视站,基本实现湖南全域低空监视全覆盖,正在全面推进北斗低空综合应用示范项目,开展“北斗+低空综合监管”项目建设,实现飞机“飞得起、呼得着、管得住”。

这不,在前不久举办的2022年湖南(国际)通用航空产业博览会上,来自珠海的湖南籍航空爱好者自驾飞机轻轻松松就完成了10天环湘之旅,亲身感受湖南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成果。第一次驾驶飞机在“三湘四水”上空飞行的他,甚至不敢相信梦想实现得那么快。

站在机坪上,看着环湘飞行的飞机,刘麟辉觉得自己与空中的飞行员一样正在拥抱梦想。不同的是,在他看来,湖南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不止是环湘梦。“作为首个全域低空空域改革省份,湖南低空改革试点不在于要把空域拓展得有多大,而是寻找一种未来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创新服务和管理模式,为以后其他开展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的省份提供更多经验”。这正是刘麟辉所理解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的价值和意义,也是他正在继续做的工作……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张丰蘩